梁燕:从中华传统文化守护者到中外交流传播者

发布时间:2024-06-14 13:32:05 来源: sp20240614

  2023年终岁末,《海外中国戏曲研究译丛》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这套由北外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教授主编的译丛,被北外副校长赵刚教授评价为“目前国内对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研究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成果之一。”这套译丛的出版,不仅实现了梁燕本人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成功转型,更是从国际视角,为戏曲研究者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从中文系学子到戏曲学博士,从专注于戏曲本体研究的学者到关注中外戏剧交流的传播者,梁燕又是如何完成这一身份上的“转型”?

  本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专访梁燕,听她谈谈一代戏曲研究者,如何理解戏曲研究的“边界”。

图为梁燕在《海外中国戏曲研究译丛》出版座谈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深耕中国戏曲本体研究

  1987年,梁燕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五年正规、系统的学习为她日后的学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位名师的谆谆教诲,对她的人格完善和职业操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科毕业后,梁燕走上了她热爱的三尺讲台。她在中国戏曲学院为戏曲文学专业开设的戏曲史论课程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很受学生们欢迎。1990年至1996年,她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戏曲史论方向硕士学位和戏曲美学方向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她选择了当时鲜有人关注的戏曲大家齐如山进行专门研究。齐如山早年曾多次赴欧,其间观摩大量欧洲戏剧,深受启发,决意改革中国旧剧。1912年,齐如山因观看传统戏《汾河湾》结识梅兰芳,通信两年后,便开始了为梅兰芳编戏、排戏的时代。从1914年至1933年的近二十年里,齐如山为梅兰芳编创的时装、古装戏及改编的传统戏达二十余出。1930年齐如山成功策划并具体运作了梅兰芳的赴美演出,帮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赢得世界声誉。

  梁燕的博士论文《齐如山剧学初探》和之后发表的近三十篇学术论文,从各个角度体现了她对这一课题的深入思考,引起了学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