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专心创新、安心发展(法治头条)

发布时间:2024-06-23 17:39:01 来源: sp20240623

  一个平台的搭建,如何化解科技企业的涉外法律风险?一起检察公益诉讼,为何关系着几万人的生计?一份合规指引,为什么能催生出千亿级产业新赛道?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广东检察机关聚焦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涉诉涉法“真问题”,找准企业需求与检察职能之间的契合点,坚持打击、保护、服务并重,不断创新推出稳预期、提信心的检察举措,打好安商护企“组合拳”。

  “亮剑”护企——

  依法办案、搭建平台,助力企业维护合法权益

  一块小小的芯片,牵出了一桩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

  程某某原系某科技公司的技术工程师,负责芯片硬件开发编程工作。他长期利用工作之便,擅自将378个研发数据(包括一款芯片上的系统源代码)下载、复制到其个人电脑和移动硬盘。纸终究包不住火,后来他违规复制源代码的行为被发现,涉案公司第一时间报了案。

  办案中,广东东莞检察机关针对商业秘密认定、损失数额认定等疑难问题,多次听取知识产权特邀检察官助理的专业意见,为高质效办案提供“外智”支撑。同时,检察机关结合案件办理情况,推动企业堵塞技术研发管理漏洞,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诉源治理。

  “商业秘密案件总量小,但增长趋势明显,说明权利人对商业秘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更多地选择刑事手段来维权救济。”广东省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刘金威说,广东检察机关近年来加强对重点技术领域的司法保护力度,强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多措并举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在拓展海外市场时,一些当地‘专利流氓’的‘碰瓷’让我们不胜其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的某智能设备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谈到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时,说起了前两年接连遭遇的海外恶意诉讼。原来,作为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该公司是所处行业里的佼佼者,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这些恶意诉讼却为其“出海”增加了一定的阻碍。

  黄埔区人民检察院为更专业、系统、精准地保护该公司的合法利益,邀请该公司加入黄埔知识产权保护联盟。“这个联盟是由黄埔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内行政机关和大型企业倡议发起,黄埔区内司法、行政执法机关、区内企业及国内科研机构可自愿加入。”黄埔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冯磊表示,联盟作为连接企业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桥梁,可以通过常态化、规范化会议机制及重大案件讨论协调机制等,帮助企业依法维权。

  针对该公司的情况,联盟还促成了公司购买相关海外侵权责任险。该保险在公司遭受海外恶意诉讼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公司的维权成本,有力保护了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合法权利,这些海外恶意诉讼最终均以对方撤诉告终。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我们的创新、保护我们的技术。”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发挥职能维护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特别是在企业“出海”过程中为企业保驾护航,对于正着力于发展壮大的高新科技型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能有效帮助企业专心创新、安心发展。

  暖心助企——

  强化综合履职,打通影响产业发展的法治“堵点”

  山水相间,江海交汇。在位于珠江入海口的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出享誉全国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蕉海鲈”。

  然而,前些年,当地“白蕉海鲈”养殖遇到了怪事:当地海鲈鱼的塘头收购价持续走低,一些企业和养殖户即使挂了“白蕉海鲈”的地理标志,也没有带来更多收益,增产不增收。

  “我们走访调研发现,近年来因地理标志使用混乱、规范性文件失效等问题,‘白蕉海鲈’的品牌信誉受到严重影响。”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白俊介绍。

  2022年,斗门区人民检察院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后,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并结合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公开听证评议意见,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引导“白蕉海鲈”地理标志规范使用等。收到检察建议后,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成立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小组,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海鲈鱼相关食品抽检28批次,针对冒用地理标志发布虚假广告、擅自使用和错误使用地理标志等行为,依法查处企业5家。

  同时,斗门区人民检察院持续跟进